【後製反思】執相=假?



不少人對於執相、後製二詞的想像,都投射在Photoshop、Lightroom這些流行的後製軟件,以及誇張的後製相片上。事實上,早在菲林攝影的年代,對相片作後期修改已經存在,而且更發展為一門高深的黑房技術。來到今天,後製的門檻大減,不單電腦可以為同一幅相片作無限次、零成本的修改,甚在手機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後製能力,例如Snapseed、VSCO Cam就是筆者常用的手機軟件。後製發展前所未有地蓬勃,充斥著你我的四周。反思後製,似乎是每個攝影人應該要經歷的一過程。


不約而同地,筆者這星期內與兩個朋友都談及過後製的事。他們對攝影認識不深,是攝影人眼中的一般人。過程中,筆者發現他們的字裡行間,都藏著「後製等同偏離現實」意識,下面是他們其中一些說法:

-為了忠於現實,所以自己不會去執相
-執相的攝影師,感覺有點虛偽

其實自從出現數碼攝影以後,執相不執相的爭論,就未曾停止過。稍後,筆者將以個人的執相經驗,特別是在於色彩的調節上,講講對「後製等同偏離現實」的看法,以釐清部分人對後製的誤解。


後製真的會使相片偏離現實嗎?

忠於現實,可能是其中一個不支持後製的人,最常提出支持減少、甚至完全不後製的理由。這個論述建基於的,是所有相機的原廠直出設定,就是最能夠反映現實的色彩設定。

然而,我們需要知道,世界上並沒有最忠於現實的色彩設定。

縱然不同的相機品牌,或許大多以追求忠實地表現現實色彩而設定預設色彩(即相機的Default或標準相片風格)。但這亦非必然的,吸引大眾眼球的鮮豔色彩,或是品牌傾向的色彩味道,也可能成為廠商為相機設定預設色彩的其中一個方向。以上的說法,其實只要大家用過不同品牌的相機,便能夠深切體會。若再說下去,即使同一品牌的相機,不同時期、系列、定位的相機,或同一機身配以不同鏡頭,直出相片的色彩,也不盡相同。由此可見,沒有後製就能夠最忠實地反映眼睛所見的色彩的看法,是很難站立得穏的。

相反,後製過程,為攝影者提供一個彈性空間,調節各項設定。若你想反映眼見色彩,就可藉著後製,輸出最接近眼睛所見的色彩之相片。當然,這是主觀事情,你和我的忠實色彩也可以大有不同。但若以回應忠於現實的主張來說,後製似乎比沒有後製更勝一籌。相片後製,不單可以不使之偏離現實,更是幫助相片還原成肉眼所見的好工具。

最後,當社會上每個人都追求自主獨立、XXX不代表我的時候,對於所謂真實色彩的詮釋,又何嘗不能同出一轍。與其讓品牌和相機定義的直出顏色,奪去對真實色彩的詮釋權,倒不如認真學習後製,調整出自己認為最接近肉眼所見之色彩吧。

Facebook Page|Dorason Photography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orasonhk

Comments

  1.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.

    ReplyDelete
  2. 我是個80後專業設計及副業攝影師,很高興你對攝影有熱誠,但這篇文章不能苟同.
    現在後製程式的確非常利害,錯white balance,光線過嚗或不足等問題都可解決,可是一些老鏡帶出味道,如zeiss濃色,leica淡而清色,法鏡粉色同特色散景等,都是PS難以做到,你也許到調到zeiss紅,但個藍or綠變得不自然
    現代鏡頭製造商覺得PS能夠調出所有顏色,光學玻璃又不能落重金屬,加上dslr(or 無反)容易有紫邊問題,多時在鍍膜濾走部份顏色,令成像陰影更黑,好處看似利左,但欠缺層次.失去顏色可以用PS加番,但欠缺層次點做都是比人覺得假,也是部份老鏡被炒賣原因
    玩多幾年攝影你不會寫這篇文

    ReplyDelete
  3. Anonymous6/2/15 19:01

    鹹魚青菜,各有所好,我只是一愛好者,後生時在黑房當過學徒,後製方式五花百門.......原來係咁!何必執著,要自得其樂.

    ReplyDelete

Post a Comment

Popular